为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深入学习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引导和帮助广大青年学生上好与现实相结合的“大思政课”,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坚定信念听党话、跟党走,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2022年7月24日-28日信息工程学院“乡村振兴 青春建功”实践团赴革命老区--旬邑,圆满完成了为期5天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新时代塑造新青年,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时代赋予了中国青年责任和光荣,中国青年应当勇挑重担、堪当大任,正面机遇涵养“淡泊之心”,深入基层涵养“为民之心”,开拓创新涵养“担当之心”,甘于沉积、敢于吃苦、勇于拼搏,扛起新时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大旗。在为期五天的社会实践中,实践团先后前往马栏革命纪念馆、旬邑县文化馆、旬邑县第二实验小学、旬邑彩贴剪纸中青年骨干创作培训班、旬邑县中医药健康产业园等地,一起探寻旬邑彩贴剪纸发展的历史变迁,挖掘彩贴剪纸的深厚文化底蕴,深度感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本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旨在帮助和引导青年学生紧紧围绕“国之大者”深刻领会感悟为什么要推进乡村振兴、如何推进乡村振兴等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发动青年学生了解认知乡村的发展状况,积极助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实施教育关爱,帮助发展乡村产业,讲好乡村振兴故事。
马栏革命纪念馆位于陕西省旬邑县马栏镇马栏村。马栏革命纪念馆及马栏革命旧址被列为全国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市县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基地。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游击队活动地区之一。
作为此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第一站,实践团成员通过参观感受了革命先辈们秉持理想信念、保持崇高境界、坚守初心使命、敢于担当作为的革命精神。带来了思想上极大触动,也让同学们不断思考自己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如何坚定信念,不忘初心,发扬党的优良传统,赓续红色血脉。用马栏革命精神影响更多的青年大学生,坚定理想,奋发进取,掌握真知,学好本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旬邑县作为非遗文化的“中国民间剪纸之乡”,其彩贴剪纸是由民间单色剪纸发展、演变而形成的一种剪纸艺术形式。2011年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彩贴剪纸艺术大师——库淑兰,曾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民间工艺美术大师”称号,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旬邑彩贴剪纸的创立者和开拓者。2022年7月26日,信息工程学院“乡村振兴,青春建功”实践团慕名来到旬邑县文化馆,走进彩贴剪纸故乡,感受传统文化魅力。
一幅幅精妙绝伦的剪纸作品,张扬着作者的生活情结和理想追求,美化着家居生活。以全新的个性化很强的艺术手法,创造拓宽了一个既传统又现代,既原生态又超前的剪纸艺术新领域。其传承赓继的欣赏形象和造型风格,蕴涵了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群众的情感和于教寓乐,既表达了民众的社会认识,道德观念,实践经验,生活理念和审美情趣,具有认识、教化、表意、抒情、娱乐、社交等多种社会价值、审美价值和研究与保护价值,让同学们流连忘返,在惊叹这些艺术作品美伦精致的同时,也深深感到我国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及传统民间艺术的独特魅力。
7月26日,信息工程学院“乡村振兴 青春建功”暑期实践团全体师生走进旬邑县第二实验小学,和小学生进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非遗润童心 文化共传承”活动,让学生感受家乡美、祖国美、民族美。
活动分为非遗讲座、文化展览、参与体验等环节。非遗大讲堂中,实践团成员通过讲解剪纸的创作过程和其艺术价值,引导小学生们领略传统文化的精髓,感受剪纸的魅力;在文化展览环节,通过我院学生自主开发的“旬邑彩贴剪纸VR数字展览平台”将实体展览馆搬上屏幕,让小朋友们身临其境,用目光探触着每一件作品所传达的灵动与丰润,用心灵感受着每一件作品所承载文化的博大与精深;现场体验环节,讲解教授小学生进行剪纸体验制作,现场气氛温馨而热烈。此次非遗文化进校园活动,拓宽了孩子们的视野,浸润了孩子们的心灵,提升了孩子们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意识,在孩子幼小的心灵里,种下了一颗热爱家乡,热爱传统文化,并将传统文化发扬光大的种子,让它生根、发芽、长叶、开花……
7月27日,在旬邑县文化旅游局、旬邑县文化馆的大力支持下,实践团应邀来到旬邑彩贴剪纸中青年骨干创作培训班,近距离感受色彩斑斓的彩贴剪纸创作过程,深度感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
培训班现场,实践团的成员向各位传承人虚心请教、深入交流,切身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要顺着线条的走向,注意用力的大小……剪纸像写字一样也有自己的笔画,剪纸有自己的语言和各种纹路组成,比如月牙纹、云纹、锯齿纹、圆点纹等等……”培训班里,剪纸传承人孙会婵、郭亚利、王亚洁等老师手把手,一对一指导,让实践团的同学快速入手。“旬邑彩贴剪纸除了基础的剪之外,要注意色彩的搭配……”剪纸传承人田小会示范传授,实践指导,传授彩贴剪纸工艺和剪贴技艺。
此次实践活动,同学们从民间剪纸艺术出发,深入发掘传统东方美学艺术元素,领略到了以剪纸艺术为代表的东方美学的厚重感和历史深刻性,同时为深入研究剪纸艺术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作为实践团三下乡第五站---旬邑县中医药健康产业园,是陕西省首批省级重点工业集中区,重点发展生物医药、食品加工两大产业。园区以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生态化为发展目标,重点发展生物技术新药及制剂、现代中药、医用材料及医疗器械设备、生物技术食品、绿色食品加工等产业。目前,园区入驻企业23家,其中医药食品项目18个,累计合同引进资金26.32亿元,以医药食品为特色的产业集群初步形成。
实践团先后到达咸恒泰达有机农业综合开发限公司和中和宠物食品加工厂进行参观、学习和调研。了解了跨市场、跨区域、跨行业的新型企业,其独特的发展优势和借着互联网的春风在不断的壮大的同时,在促进乡村经济发展、民族振兴方面不可估量的价值和意义。让同学们对创新创业形成直观感受,拓宽了创新创业的视野。
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最后一站---旬邑县川兴果业有限公司。为助农助产,助力乡村经济振兴,实践团发挥专业优势,带来了融入旬邑非遗剪纸文化元素且由我院学生自主设计的苹果包装箱。
和传统包装箱对比,由我院数字媒体专业学生设计的镂空包装箱,蕴含了旬邑彩贴剪纸工艺,具有一定的艺术观赏性,彰显了地方特色,美观大气。除外在的美观形象之外,该产品的另一个最大的作用则体现在保护水果上,同时考虑到水果包装在商场货架陈列是否能营造出足够的气势感,运用了镂空工艺,给人强大的视觉冲击力。我们自己设计生产的包装箱展示后,受到当地果农的强烈喜爱,引起了经销商极大的兴趣。
在疫情防不松懈的前提下,大家通过多种方式齐心协力、共克时艰,一定程度上帮助果农渡过难关、减少损失。为当地乡村振兴添砖加瓦,助力实现乡村振兴从产业振兴出发,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