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实训室名称
软件测试实训室
二、实训室位置
3教204
三、实训室功能与定位
教学功能:
本实训室主要承担软件技术、大数据技术等相关专业的《软件测试与测试工具》、《Web前端开发》、《用户交互设计与实现》、《Java程序设计》等实践教学任务,通过上机实践操作和项目实训,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
实训室为学生提供模拟真实工作环境的实训场所,使得学生能够方便地获取最新的技术资料和在线课程,拓宽自己的知识面,提升自身的竞争力,同时还可以让学生熟悉行业标准和操作流程,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团队合作精神。
科研功能:
本实训室为教学团队开展科研工作的重要平台,机房内强大的计算能力可以支持复杂的算法研究和数据处理;机房也为教学团队提供了软件开发的环境,便于教师和学生共同开展应用软件的研发工作。
同时人工智能学院与企业合作,在本实训室内建立联合实验室,共同开展技术研发和创新。例如,人工智能学院与北京四合天地科技公司完成了《教育部第四期供需对接就业育人项目》。
社会服务功能:
本实训室可以为社会提供计算机技能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帮助他们提升计算机应用能力,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同时还能为企业提供技术咨询和服务,解决实际生产中的技术难题。例如,帮助中小企业搭建企业资源规划(ERP)系统,优化企业的生产流程和管理效率;或者为企业提供网络安全防护方案,保障企业的信息安全。
四、实训室设备与设施
主要设备与配套:
实训室面积为50平方米,布局合理,共有教师机1台、学生机50台。配备完善的通风、照明、安全等设施,确保实训环境安全舒适。
五、师资队伍
负责人简介:
周颖,副教授,具有丰富的教学和实践经验,多次带学生参加陕西省职业院校《软件测试》赛项,并取得优异成绩。主要研究方向为软件开发与软件测试,主持或参与了《教育部第四期供需对接就业育人项目》《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软件开发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等项目。
团队成员:
袁少兵,讲师,具有丰富的教学和实践经验。主要研究方向为智能汽车与软件开发,主持或参与了《基于云计算的网络安全防护技术研究》等项目。
陈立,助教,擅长程序语言设计与前端开发的教学,主要负责实训室的日常管理。
六、实训成果与特色
实训成果:
学生在各类技能竞赛中取得了优异成绩,如 陕西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软件测试赛项中获得省级二等奖、三等奖 。
教师的科研成果在行业内得到广泛应用,例如与北京四合天地科技公司共同开发供需对接就业育人项目等。
特色与创新:
与企业深度合作,采购北京四合天地科技公司的“软件测试实训平台”、“ERP(资源协同)管理系统”,共同开发实训项目,使实训内容更加贴近实际工作需求。
七、未来发展规划
进一步完善实训室设备和设施,提高实训室教学条件。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实践能力。
拓展实训项目和内容,满足不同专业和层次学生的需求。
深化与企业的合作,提高社会服务能力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