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12日,由教育部职业教育发展中心联合小米集团发起的“智启未来,产教科融”小米新一代智能硬件技术产教融合研讨会在成都举办。我校作为教育部“新一代智能技术产教融合促进项目”全国遴选院校之一,学校纪委书记、副校长赵建宁、人工智能学院院长赵江涛、培训学院集客部副主任乔玮出席了本次盛会并成功签署了《小米新一代智能技术产教融合人才培养项目框架协议书》。
我校申报的“智联产教领航程 融合创新筑匠魂”项目,经过严格的专家评审,从全国众多申报院校中脱颖而出,成功获批入选,成为西北五省唯一一家合作院校。协议的正式签署,标志着该项目在我校的实质性落地,为我校人工智能及相关专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签约仪式在中国西部国际博览城举行,现场氛围庄重热烈。赵建宁副校长代表学校与小米通讯技术有限公司授权代表,在教育部职教中心及全国兄弟院校的共同见证下,正式签署了合作协议书。这标志着双方将携手共同推动新一代智能技术领域的高素质创新人才和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深度融入国家新一代智能产业体系建设。
根据协议内容,本次合作将聚焦项目的扎实落地与高效实施,核心内容包括:共建培养体系、共建实训基地、推广小米认证、开通实习就业通道。项目制定了清晰的实施路线图(2025年5月-2028年5月),涵盖建设筹备、运营实施、终验挂牌等阶段,确保项目稳步推进并达到预期建设目标,最终通过教育部职教中心与小米联合组织的验收。
签约仪式后,赵建宁副校长与小米产教融合共同体执行秘书长雍德钰先生进行了专题会谈。双方围绕项目的具体实施细节、资源投入、时间节点以及未来深化合作的可能性进行了深入交流与探讨。赵建宁副校长强调,学校高度重视与小米的合作,将全力保障协议各项条款的落实,确保项目高标准建设、高质量运行,力争将该项目打造成区域乃至全国产教融合的标杆。雍德钰秘书长高度赞赏我校在项目申报和前期准备中展现出的决心与效率,表示小米将全力支持项目的建设,提供必要的技术、产品资源和认证体系,共同培养符合产业前沿需求的新一代智能技术人才。会谈进一步凝聚了共识,为项目的顺利实施奠定了坚实基础。
该项目的成功签约与落地实施,对我校具有重大战略意义,深度对接小米生态及智能技术产业前沿,将极大提升我校人工智能、电子信息等相关专业的建设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为学生提供直达小米及生态链企业的优质实习就业平台,提升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和职业发展起点;通过开展认证培训、技术服务等,提升学校服务区域智能产业发展的能力。作为全国首批入选该项目的高职院校之一,项目的成功实施将显著提升我校在职业教育领域,特别是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人工智能人才培养方面的声誉和影响力。
此次签约是学校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主动服务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里程碑。人工智能学院将以此为契机,严格按照协议要求和实施计划,扎实推进项目建设,确保项目按期高质量完成验收,积极打造智能技术领域产教协同创新的典范,为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强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撑。